首页

北京女王sm之家

时间:2025-05-25 02:52:29 作者:中标率低至 0.013%?“千企竞标”现象为何出现 浏览量:20372

  中新社武汉5月4日电 题:环境式戏曲为中国传统戏曲注入新活力

  作者 武一力

  近年来,“古韵新声”唱响武汉“戏码头”。传统戏曲与环境式戏曲、小剧场、国潮戏歌演唱会等演艺新形态相互映鉴,搭建传统与现代、经典与潮流的桥梁,收获众多年轻拥趸。

4月29日,国风环境式新编楚剧《又从西厢过》在武汉梦时代广场预演。(武汉剧院供图)

  “五一”假期,武汉“戏码头”戏曲艺术展演正在举行。作为展演剧目之一,由武汉楚剧院打造的国风环境式新编楚剧《又从西厢过》在武汉梦时代广场连演10场,不到100平方米的小剧场里,观众围舞台而坐,欢呼声和掌声迭起。

  该剧以古典名著《西厢记》为蓝本,讲述男女主人公张生和崔莺莺婚后的生活,并对舞美、剧本、音乐等重新创作。

  “传统舞台是镜框式的,演员在里,观众在外,受空间局限,演员和观众间难有互动。环境式剧场恰好打破这层隔阂,拉近双方距离,让观众更有参与感。这种创新迎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和娱乐需求,不少观众来‘二刷’‘三刷’。”《又从西厢过》“90后”编剧李卓雨告诉记者。

4月29日,《又从西厢过》的演员和观众互动。(武汉剧院供图)

  对演员而言,环境式演艺也颇具挑战。《又从西厢过》张生饰演者陈晓檬说,第一次参演环境式戏曲,“在传统舞台上,戏曲演员习惯找台口,程式化唱念做打。而环境式空间并没有相对固定的台口,演员和观众相距不到1米,要注重互动,对唱腔、情绪表达和表情管理都有更高要求。”

  演出结束后,第一次看楚剧的武汉大学大二学生胡雨昕感叹,原来戏曲并非“难以接近”,而是“如此好玩”。她说,看戏过程中可以领到男女主人公的喜糖,也可以和演员对话,这打破了她对戏曲的认知,也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
  据悉,在武汉,“环境式剧场+中国传统戏曲”的演艺方式两年前就已开锣。2022年,武汉剧院推出沉浸式京剧《一丈青》。2023年,武汉博物馆迎来环境式驻演汉剧《贵妃醉酒》。

  “环境式戏曲的市场能力,在武汉已经得到了验证。”李卓雨说,“《一丈青》曾在武汉连演10场,从第二场开始几乎场场爆满,就是凭着观众的口碑相传,而且90%以上都是年轻人。今年推出的《又从西厢过》也是一票难求。”

  当前,湖北、北京、河南、上海等地纷纷探索戏曲演艺新形态。李卓雨认为,戏曲新演员、新观众正逐渐增多,作为从业者,不应满足于“一时热闹”。接下来,仍将以传统戏曲为内核,打磨剧本、提升舞台和服装道具设计能力,致力让环境式戏曲立得稳、走得远。(完)

【编辑:刘阳禾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“中国瑞香之乡”迎来热销 科技助推金边瑞香走向国际

郎朗一身深色西装,做了造型的头发,旁边的长桌上摆了一排喝完的奶茶杯。他提出的请求让所有记者面面相觑,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。当知道现场的记者也叫郎朗时,他瞪大眼睛说:“我们是多重宇宙的郎朗,世界线收束了!”

天津海关在出境邮件中查获两件清代文物

这些年,技术的不断进步,带来了新业态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,在拉动消费市场增长的同时,也推动着更为智能的生活方式走进千家万户。

《行走的风景》写意风景画展亮相内蒙古美术馆

这个国庆假期,人们出游热情高涨。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消息,10月1日,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33126.8万人次,环比增长48.1%,比2023年同期增长0.9%,比2019年同期增长32.8%。

哈尔滨市开江民俗文化周开幕:游客谷雨时节品鱼宴

汉服走秀、国风四重奏等表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。“十二花神”身着汉服踏春而来,衣袂飘飘,让人宛如置身百花盛宴,国风乐曲演奏带领中日青年共同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春日之约。

内蒙古各地春耕备耕正当时

4月8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修订版的《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管理办法》)。修订后的《管理办法》新增条款,鼓励民营企业通过直接投资或者独资、控股、参股等方式积极参与特许经营项目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